宣城市商务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 和2022年度工作安排
一、2021年商务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也是“十四五”商务发展开局之年,更是宣城商务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全市商务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发展,聚焦“两稳一促”,突出重大项目,大家齐心协力、竭尽全力,一系列举措、一揽子统筹、一盘棋联动,经济体量稳步增长,发展格局持续放大、各项工作出新出彩,奋力夺取了“十四五”的开门红和商务工作的满堂红。
——主要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57.1亿元、增长20.8%,增幅居全省第5,增幅位次较2020年提升6位;进出口完成28.3亿美元,增长46%,人民币口径增幅居全省第3,增幅位次较2020年提升10位。实际使用外资(含再投资、留存收益等到资)13.86亿美元、增长7.6%,增幅居全省第8,增幅位次较2020年提升3位。
——重大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破解了多年未解难题,干了多年想干而未干成的大事,我市入选全省首批安徽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宣城综合保税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成功获批,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项目正式签约。“三区一港”项目被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深改委重点调度项目,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批示、专题调度“三区一港”项目。
——重大平台取得新成效。组建安徽众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孵化培育小微企业,破解进口和回转难题。宣城现代服务产业园区羽绒羽毛基地、宁国市汽车零部件成功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现有国家级基地数4个,居全省第一。宁国市成功入选2021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这一年,我们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消费回暖成效明显。一是促消费活动亮点纷呈。开展“宣城好物·惠聚万家”促消费系列活动,发放电子消费券,组织限额以上餐饮、家电、商超经营单位开展线上活动。开展汽车消费促进专场活动,促进消费回补,释放消费潜力。二是新型消费加速发展。举办线上皖东南名品展销会暨年货节,开发皖东南名品展小程序,设立长期展示厅,拓宽宣城地方名优名品销售渠道。三是服务消费优化升级。开展线下餐饮消费活动,举办宣城“最牛一桌”菜肴评选大赛活动,全年餐饮收入实现77.6亿元,增长24.5%。绩溪县多利国际大酒店、旌德县海螺国际大酒店获评“五叶级绿色饭店”,宣城万达广德获评“绿色商场”。实施互联网+家政模式,建设金皖嫂智慧现代家政服务平台,全市纳入家政服务体系人员达5400余人。
(二)电商振兴提质增效。一是突出“电商+示范引领”。2021年全市新获评省级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作示范县1个、示范镇6个、示范村24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3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6家,电商示范引领和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二是突出“电商+品牌建设”。培育农产品网络品牌,推广品牌宣传,推动农产品上行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全市12家电商企业产品获得安徽省“好网货”称号,其中“堆草堆土鸡蛋”获得“十佳好网货”称号。三是突出“电商+人才培育”。组织参加省电商直播大赛、省短视频大赛,举办2021年宣城市电商直播大赛,引导推动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发现和培育电商直播人才,助力乡村振兴。1人获省电商直播大赛三等奖,3人获优秀奖;1人获省电商短视频大赛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
(三)外贸基本盘量质并举。一是更加突出机制建设,全方位服务外贸企业。建立“清单+订单”监测机制、市县联动工作机制、四方会商协作机制、金融服务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等五大服务机制,扎实开展四送一服专项活动,全方位联动服务外贸企业,进一步助力企业发展。2021年共解决运输成本上升、融资需求等各类问题百余个,兑现省市外贸奖励政策资金2800余万元。二是更加突出业态创新,多层次发展跨境电商。举办全市跨境电商推进会议2场,开展全市跨境电商培训1场,2021年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7.3亿元,同比增长98.6%。跨境进口零售试点业务及综试区建设正加快推进,跨境电商9710模式出口正式落地。三是更加突出基地建设,高水平推进工贸融合。2021年全市4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预计实现进出口8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28%,有力推动产贸集聚、融合发展。推动安徽宣纸、明德竹木成功获评2021-2022年度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培育文化贸易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开放水平。四是更加突出组展参展,多元化拓展国际市场。鼓励企业线上线下相结合,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今年来共组织150余家企业参加广交会、首届消博会、哥伦比亚线上线下展,全力帮助企业保市场保订单。举办4场RCEP线上专题培训班,为企业用好RCEP国际规则提供支持,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市共与171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呈现出欧美市场逐渐巩固、一带一路市场份额逐步拓展的向好趋势。
(四)利用外资稳中提质。一是项目服务更优化。建立了意向、在谈、在建、新批外资项目台账,加强督查跟踪,健全重点外资大项目联系机制,帮助商务系统企业解决外籍人员入境、项目复工复产等助企帮扶服务近40人次。二是项目招引更多元。利用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地区现有招商资源,支持成立外商投资协会,建设“外商之家”,强化以商招商和承接产业转移,鼓励企业以企引外,扩大我市外资企业存量,2021年全市共新设立21家外资企业,合同外资突破45913万美元,同比增长338%。三是平台引资更强劲。发挥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博会等重大招商平台作用,重点跟踪长三角地区转移的项目,强化调度,提高招商引资实效。2021年世界制造业大会外资类签约项目15个,投资总额21.5亿元。其中,外企项目3个,投资总额6.87亿元;港澳企项目2个,投资总额6.5亿元;台企项目10个,投资总额8.1亿元。
(五)开放平台建设破题起势。一是宣城综合保税区项目破题推进。完成《宣城综合保税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宣城综合保税区总体规划》待批。确立投资运营模式,以“指挥部+公司”模式,全面推进项目土地报批、征地拆迁、招商运营等工作。二是安徽自贸试验区宣城联动创新区成功获批。9月18日,我市成功获批建设安徽省首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并根据省自贸办工作部署,已上报实施方案和首批赋权需求、首批试点任务和首批重点项目。全面复制推广国务院前六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66项。三是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项目加快推进。深化我市与浙江省海港集团合作,签订合资协议,注册成立宣城市浙皖国际陆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推进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项目,完成项目一期用地土地报批、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
(六)商业体系日趋完善。一是统筹疫情保供和安全生产。牵头做好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监管工作,稳妥处置3起涉疫物品事件,排查企业2.6万家次、集装箱2467个、进口产品5.3万批次。落实落细商贸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商超、市场、外卖等重点单位从业人员疫苗接种和定期核酸检测工作。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确保“不断档”“不脱销”。督促餐饮企业开展燃气使用安全检查,组织开展全市储油库、加油站油气回收专项整治工作。二是行业监管规范有序。启动宣城市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项目建设。完成报废机动车行业专项检查“回头看”。严格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持续开展商贸领域信用建设和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加强对成品油、二手车交易、汽车销售、拍卖等行业的日常监管,先后抽查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备案、报废车辆回收、拍卖、加油站等行业企业37家。三是市场环境改造升级。支持国鑫菜市场、银桥湾菜市场标准化智慧化提升改造,圆满完成商超、菜市场等29个文明城市样本点复检测评工作,市场环境进一步提升。
但商务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今年以来我市商务经济整体呈现较快增长,但仍处于恢复性增长过程中。商务经济总量不大、后劲不继仍是制约全市商务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在外贸方面,外贸地区发展不平衡,外贸结构不优,进口短板等问题依然没有改观。在外资方面,缺乏具有集聚带动作用的外资大项目,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偏低。在消费方面,商贸企业规模偏小,限上增速过度依赖油品类及衍生产品,新增长点较为匮乏;加之缺乏大项目支撑带动,消费结构不优、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突出。在平台建设方面,开放基础设施薄弱,开放通道建设迟缓,开放平台能级有待提升。
二、2022年商务工作主要目标和任务
——2022年全市商务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是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有关会议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紧扣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新高地,争当排头兵”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六稳”“六保”要求,聚焦聚力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学“两湖”、提标杆、强信心、促跨越,着力稳存量、拓增量、优结构、提品质、强平台,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为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贡献商务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商务经济预期目标:2022年,将紧扣“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目标,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推动商务指标全面提升,力争202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超过9%,外贸进出口增幅超过9%;实际利用外资增速达6%,实现“开门红”“全年红”“全面红”。
2022年,聚焦聚力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要坚持攥紧一条主线,全力推进六方面工作。
——攥紧政策引领主线,制定一揽子政策,调动调节商务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商贸政策措施保障。积极争取中央政策资金支持,统筹用好省级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政策,争取在限上商贸单位零售、特色商业街区、直播电商、夜间经济等方面出台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政策措施,推动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二是优化市级外贸促进政策保障。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对重点企业、外贸新模式新业态等方面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进口采购、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三是优化口岸政策保障。出台支持水运集装箱航线发展和海铁联运等口岸物流政策,支持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至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固定班列开通运营和长期发展。
——全力推进六方面工作:
(一)聚焦“稳外贸”,全面推进对外贸易扩量提质。围绕“即期稳增长、长远高质量”的目标,全力推进“四大行动”,促进我市外贸平稳健康增长。一是主体培育增量行动。建立重点进出口企业回转挖潜清单,加大对中小进出口企业孵化培育力度,实现企业梯度成长,力争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超90家、进出口超5000万美元企业5家。二是业态模式创新行动。重点发展跨境电商,推进跨境电商主体、园区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0%以上,跨境电商超1000万元以上企业15家,其中新增10家。加快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和出口品牌建设,推动产贸融合发展,探索“产业集群+跨境电商”模式,力争各县市区至少培育1个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配套完善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做实众投等公共服务平台载体,加快推动跨境电商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新业态融合发展。三是市场开拓行动。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优质的境内外“线上+线下”展会,助力企业拓市场、抢订单。充分用好RCEP政策实施利好,着力开展“四项助企帮扶活动”,【即出台一份文件:联合出台《宣城市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具体办法》;组织一系列培训,重点宣讲RCEP关税削减、原产地累积规则、贸易便利化规则等;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企业推荐一批有影响力的展会、对接会;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做好优势产业进出口业务指导】,推动与RCEP成员国贸易往来提质增效。四是服务支撑行动。推进“订单+清单”监测平台工作,用好市县联动、四方会商协作机制、金融服务、风险预警等机制,及时发布预警响应和风险提示,帮助企业避险履约,帮助解决企业融资、出口退税、通关等一系列问题。
(二)聚焦“稳外资”,全力推进外资项目提质见效。围绕重大项目,优化外资结构,提升外资质效。一是更全方位服务企业。切实加强外资重大企业、项目跟踪服务保障,建立点对点联系服务机制,安排专人跟踪服务大项目。完善利用外资重要项目库,支持存量企业增资扩股,增强发展后劲。二是更大力度招商引资。借助世界制造业大会、进博会等平台,发挥外资商协会、外商之家的作用,创新举办外资企业沙龙活动,打造宣城会客厅,助力外资招引,做大外资增量规模,力争2022年外商直接投资(FDI)超过9000万美元。推进中德产业园、丹麦产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瞄准境外世界500强、行业龙头、隐形冠军等,加大以商招商、产业链定向招商。三是更高水平夯实载体。推进开发区整合提升,支持广德、郎溪经开区升格国家级经开区,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完善园区配套,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经验,整合规则、制度、要素资源,加快开发区创新发展步伐。四是更优举措助力“走出去”。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支持鼓励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不断优化“走出去”产业链、供应链布局。
(三)聚焦“促消费”,全面推进消费品质提升。围绕国内大循环,全力推进“三大行动”,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不断提升城市能级。一是消费信心提振行动。谋深谋实促消费活动,围绕新型消费、大宗消费、餐饮消费、文旅消费,继续擦亮“宣城好物 惠聚万家”系列促销活动品牌,持续办好皖东南名品展销会暨年货节活动,集结有影响力的电商主播强势带货,实现线上线下全面融合。推动绿色消费和品质消费,引导增加特色精品、绿色商品、老字号产品等中高端消费供给,丰富商品业态品类,提升消费品质。二是消费模式创新行动。出台全市“十四五”电商发展规划,鼓励社交电商、垂直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发展,培育一批数字商务企业。引导商业综合体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鼓励发展新国潮、新国货。发展夜间经济、高品质步行街,培育改造宣州区北门老街、旌德文庙水街、绩溪糸巷等商业步行街,打响具有宣城特色和长三角影响力的新消费品牌。三是产销对接搭建行动。深化与长三角地区融合发展,引导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老字号”品牌企业走出去,搭建消费平台,拓展地产品销售渠道、扩大产销对接规模。四是商业体系建设行动。以县域商业体系为抓手,推动一批大型商业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城市核心商圈发展,打造城市商贸中心。加快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打造一刻钟便民消费圈。鼓励支持全市重点商贸企业下沉乡镇、拓展农村市场,力争县域重点打造一批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重点改造升级一批乡镇商贸中心、村级重点发展一批新型乡村便利店。完善农村产品上行服务机制,不断拓宽我市农村产品上行渠道,力争全市网上零售额达到79亿元、增长10%以上;培育年电商交易额超千万企业10家。
(四)聚焦“强平台”,全力推进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围绕“三区一港”建设,更大力度推进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一是持续推进综合保税区项目建设。统筹协调推进规划编制、土地报批、林地报批、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工作。全面启动起步区建设,完成起步区一期综保大道、保税西路建设。编制完成产业规划,招引10家以上企业入驻。二是持续推进安徽自贸试验区宣城联动创新区建设。2022年宣城联动创新区的宣城经开片区和广德经开片区拟承接首批试点任务16项,首批赋权清单202项,首批重点建设项目21个、累计投资235.6亿元。三是持续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制定《宣城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实施方案》,梳理政策体系,积极推进“两大平台、六大体系”建设,启动线上平台和线下园区建设,力争早出实效。四是持续推动宣城国际陆港项目建设。落实战略合作协议,完成项目主体工程,力争2022年底投入运营。开通宣城—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打造现代化智慧物流园区和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此外,同步推动保税仓库、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设。指导推动宁国市加快建设公用型保税仓库,推动郎溪县、宣州区加快建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设,争取更多更高能级的开放平台。
(五)聚焦“优服务”,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围绕“营商环境”,构建规范透明的政务环境,以更优质服务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一是优化服务机制。落实专班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对全市重点商贸企业、外贸企业和重点外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常态化推进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帮助市场主体增强获得感。二是优化贸易环境。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外商投资“一口办理”工作机制;复制推广落地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升本地化报关率,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实施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建设,规范审批与服务事项流程,简化程序、简约时间、主动服务,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三是优化诚信体系。构建市场应急保供机制。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平台建设,完成与省平台、重点企业追溯系统对接,实现数据上传下达、互联互通。加强“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抽查机制。完善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推进 “家政兴农”行动。加强商务诚信文化建设,规范成品油、拍卖、二手车、预付卡等行业秩序,防范行业风险。
(六)聚焦“提能力”,全面锻造商务铁军。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常态化开展党史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捍卫“两个维护”。一是持之以恒抓好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折不扣执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二是毫不放松抓好组织建设。健全规范基层组织体系,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三是从严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夯实“一岗双责”落地,优化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三张清单”,保持纠治“四风”高压态势,扎实推进市委巡察整改工作。四是高标准锻造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大学习、提能力”长效机制,形成“比学赶超”的精神意识和浓厚氛围,引导激励党员干部忠诚尽职、奋勇争先,着力打造一支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攻坚、敢于负责的商务铁军。五是坚持不懈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深度对接“一网通办”,持续推进商务法治政府建设,加强依法行政。坚持过“紧日子”,坚守内部控制底线,遵守各项财经纪律。认真做好信访、政务信息公开、安全生产、防疫保供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