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联动创新区设立以来,锚定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高端产业集聚区、营商环境示范区目标,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物流通道三方面谋篇布局,做好跨区域联动合作文章。
一、深化产业联动,筑牢发展基础
围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发展,完善产业专班,强化产业链招引。宣城经开区区块引入中鼎集团、上海亚德林建设中鼎-亚德林智能压铸低碳循环产业园项目。安徽海螺新能源、山东雅博科技、宣城开盛集团、安徽华晟新能源合作在宣城经开区区块建设宣城BIPV光伏建材项目。广德经开区区块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上海航天八院广德603基地,加快推进航天科技产业园建设,积极启动项目建设,推动配套项目落户园区。
二、深化科创联动,注入发展活力
宣城经开区区块华晟新能源、先进光伏研究院等多家企业入驻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宣城科创中心,设立异地研发机构,开展跨区域技术交流,依托上海高端人才和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优势,贯通产学研用创新链条,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宣城落地转化。广德经开区区块与上海临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依托上海临港集团资源和运营优势,建设广德创新港科技孵化器,入孵企业达47家。
三、深化通道联动,提供发展保障
大力畅通国际物流通道,为宣城联动创新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与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合作共建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项目,一期工程建设三季度基本完成,四季度组织验收后投入使用。开通宣城—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到发集装箱超2.6万标箱,服务外贸企业近200家,为企业节约物流费用近两千万元。运用多式联运“一单制”模式,宣城国际陆港成为国际物流货运重要节点和启运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