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8月底,宣城市共有外资企业241家,投资总额42.6亿美元,合同外资10.6亿美元。近年来,我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坚持优服务,建机制,降成本,全力打通外商投资政策文件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一、主要做法
(一)细化服务促落实。搭建“外商之家”,在全省地级市率先成立宣城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搭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加强企业间沟通交流。在协会设立外商投诉和外商招引办公室、热线电话,同时通过“四送一服”、“四方会商机制”等服务平台,及时收集、整理、协调企业反映的相关线索和困难,帮助企业解决审批备案、资金申报、申报政策等方面的困难。创新外商服务方式,联合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市人民医院为外资企业外商提供“一对一”医疗健康服务,优化涉外营商环境。
(二)完善机制促宣传。发挥外资专班作用,常态化全覆盖联系包保服务存量外资企业项目,整理汇编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政策以及最新外资外经政策,对县市区和重点外资企业项目调研跟踪服务,采取“政策零距离”“指尖上的服务”等方式,通过深入企业现场,微信、QQ等方式为企业解读政策、兑现政策,近三年为科地克科技有限公司、欧文斯科宁(广德)岩棉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兑现外资奖励资金419万元。
(三)建设平台降成本。聚焦“三区一港”,加快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宣城联动创新区和宣城国际陆港建设,开通宣城—宁波铁海联运国际班列,为外资外贸企业优服务、降成本,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3月以来,该通道已经为外资企业降低物流成本100万元左右。
二、存在问题
(一)外资企业支持力度不够高。省级层面虽然每年都有外资企业支持政策,但主要针对到资额较高的企业,受众小、涉及面窄,小微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得不到政策的支持。全市虽然有5个地区出台了外资企业支持政策,但资金量小,优厚度低,达不到吸引外资企业的目的,投资拉动作用较小。
(二)利用外资形势严峻复杂。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导致部分外资企业实际投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境外超过一定额度的资金无法一次性入账、受到投资环境影响,临时撤资或不能及时到资等问题。
(三)全能专业人才不够。人才是打通外商投资政策文件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服务外资企业、外资招商工作要求高,近年来专项全能人才较少,导致政策落实、外资双招双引过程中缺乏人才基础。
三、意见建议
(一)持续扩大开放稳外资。进一步压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更大力度地开放市场。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增补条目,扩大鼓励范围。通过“一减一增”,继续释放开放信号,增强投资信心。
(二)支持高能级平台建设。大力支持各地用好各类经贸展会、自贸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等载体平台,为各地招商引资提供支撑。依托现有的国家级或省级开放平台,引入外资政策文件宣传功能,加强对政府文件政策解读力度,持续增进企业对外资政策的了解,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数字经济等领域外商投资企业与各类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协调国际商协会等机构力量,多渠道助力市、县两级培养专业的从事外资服务、外资招商的全能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