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业务研究 > 党史研究 > 宣城英烈

吴小凤血洒羊皮西坑

发布时间:2020-03-16 16:07 信息来源:《宣城英烈选转》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中共泾县县委书记吴小凤,1900年出生于安徽省潜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曾名朱一龙、云霞。吴小凤少年时聪颖活泼,爱打抱不平,在老家上过几年小学,读书善于动脑,在同学中常被称之为“孩子王”和“领袖”。他疾恶如仇,同情弱小。一次,学校里一个地主的儿子欺侮一个贫苦人家孩子,他拍案而起,与地主儿子论理并教训了他一顿,保护了贫苦孩子。

20年代末,吴小凤接受了马列主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潜山地区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302月,吴小凤积极投入请水寨农民革命暴动,大大打击了当地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地方恶霸势力。暴动失败后,吴小凤由共产党员徐天祥介绍来到泾县东乡宋村(因为徐天祥有一亲戚肖吉凤在宋村,便于接触和居住)。吴小凤到了宋村,一面协助先期到达的徐天祥开展革命活动,一面在观音坑等地建立了工农革命团组织,并在19312月与杨村党的外围组织农民互济会取得联系。随之,将杨村和宋村的革命组织联合起来,统称工农革命团,由吴小凤和徐天祥统一领导。1930年下半年,吴小凤担任中共泾旌宁特委书记,19311月,皖南特委在石埭毛坦河成立石(埭)青(阳)太(平)中心县委,同时成立少共中心县委,吴小凤任组织部长,后任书记。193411月,中共宣宁旌泾中心县委成立,吴小凤任常委兼任泾县县委书记。

19345月间,中共泾县县委在东乡杨村五显殿小学成立,县委书记盛守根。是年秋,东乡大旱,经济十分困难,同时,县委一些主要负责人闹不团结,无法继续开展工作。年底,县委成员调整,大家一致推选吴小凤任书记。吴小凤受命于危难之时,面对艰难复杂的局面,他首先带领县委发动群众向地主开展借粮、分粮斗争,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稳住阵脚,赢得民心,当时的口号是“借粮救荒”。由于以吴小凤为首的县委领导得力,群众斗争情绪高涨,迫使当地地主借出大批粮食,仅宋村地主汪明金一户就拿出稻谷几十石。吴小凤身为县委书记,运筹帷幄,领导有方,工作认真负责,他关心下级,爱护群众,生活艰苦朴素,从不搞特权,深受干部群众的拥戴。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不知道疲倦和劳累,也从不考虑个人问题,默默的在泾县东乡的深山老林中为争取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耗尽自己的青春年华。

吴小凤和泾县县委开展的借粮斗争引起了敌人极大的恐慌。19353月,国民党78师、省保安团及泾县、宁国、宣城自卫队不分昼夜地向泾县县委根据地进攻。由于敌强我弱,县委采取隐蔽迂回战术与敌周旋,一般不正面冲突与拼杀,有效地保存了力量,保护了群众利益。但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和牺牲,仅桃岭村就牺牲了肖小牛等七名干部群众,房屋也被敌人烧毁几百间,还被敌人抢走了大批牛、猪、鸡等禽畜。19359月,根据斗争需要,吴小凤将县委班子作了适当调整,组织部长陈金水、宣传部长汪大区、工会部长汪中一、县委常委高先潮。县委下辖4个区委,为了更好地发动青年和妇女参加革命斗争,县委又任命盛守福为团县委书记,陈小胖为县妇女主任。

1935年底,国民党4546旅及宁国、宣城、旌德县保安队共约3000余人向泾旌宁宣游击根据地和泾县县委驻地大举进攻,分别包围了漕溪、汀王殿等地,先后逮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60多人。吴小凤率领泾县县委和游击队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斗争,有时隐蔽迂回,有时狭路相逢。面对极其凶残的敌人和险象环生的局面,吴小凤勇敢果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1936年元月的一天,他在羊皮西坑同敌人正面作战时英勇牺牲,时年36岁。吴小凤牺牲后,中共泾县县委也停止了活动。

吴小凤早年参加革命,一生戎马生涯,不曾娶妻育子,牺牲时又是白色恐怖,老家亦无亲人前来收殓,当地群众秘密将其尸体埋在附近一个乱石丛中。2001年,泾县的干部群众捐款1万元,加上民政部门拨款1万元,在埋葬吴小凤原址上为他修建了一座小型陵墓,供后人瞻仰纪念。

斯人已去矣,后常嗟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