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动态

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深度融入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

阅读次数: 作者: 信息来源:口岸办 发布时间:2018-06-28 08:13
[字体:  ]

        为学习借鉴沪苏浙好经验好做法,大力推进我市商务经济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市商务对标定位、推陈出新,积极开展实地学习对接,多方位开展对接沪苏浙,融入长三角活动,近年来,我市开放层次不断提高,开放平台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商业信用体系不断规范,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对外开放层次不断提高

       一是口岸建设进一步加快。宁国市中鼎公用型保税仓库封关运行,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已通过海关总署验收,综合保税区项目已正式启动,国家二类口岸申报工作有序进行。二是外贸主体队伍进一步壮大。2017年新增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162家,居全省第5位;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86家,居全省第4位。三是外贸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外贸企业国际体系和产品认证力度加大,2017年新增8家体系认证企业、12家产品认证企业,通过AEO体系认证企业31家,通过出入境检验检疫信用管理AA级企业1家、A级企业30家。四是平台功能进一步拓展。通过搭建融资服务平台,为40余家外贸企业融资4亿多元;加快推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2017年通过平台服务线下企业140余家,带动发生进出口实绩企业60余家,线上孵化跨境电商企业30家,带动进出口额1000余万美元;发挥展会平台载体作用,组织49家企业参加121、122届广交会和27届华交会,组团参加境外展2批次,80余家企业参展拓展海外市场。

        二、电商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是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出台了《关于推进“电商宣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宣发〔2017〕19号)、《宣城市促进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宣政办〔2017〕9号)和《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市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宣政秘〔2017〕61号)等一系列电商发展扶持政策。二是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全覆盖。2017年建成并运营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0个,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建设11个,覆盖率100%;建成乡村服务网点1135个(含行政村和农村社区),覆盖率达100%,全面完成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建设任务。三是龙头电商示范作用进一步显现。“上街去”网络科技股份公司荣获商务部2017—2018年度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级电商企业,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绩溪县四方电子商务产业园、郎溪县电商创业孵化园入选2016-2017年度安徽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名单;安徽詹氏食品、“上街去”网络科技、润发梳业广德县黑尔雅家居入选2016-2017年度安徽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四是快递物流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全市县级物流配送100%全覆盖,广德县、泾县、郎溪县利用“掌合天下”、“邮乐购”开展商贸物流共同配送,达到了配送范围更广、商品种类更多,配送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低的目的。五是内需消费进一步扩容。组织21家企业参加“皖货精品”系列宣传和对接活动,牵头承办组团参加第十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和2017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圆满举办第二届宣城徽菜美食文化节,成功举办2018年皖东南名品展示展销会。全力做好限上商贸企业培育工作,积极运用互联网+,培育商贸新业态,2017年新增限上企业16家,限上住宿和餐饮企业触网率达到100%和90%以上。

       三、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要求,取消了5项行政权力。调整后,现有行政权力事项11项,其中,行政处罚4项,其他权力7项,公共服务事项38项;中介服务清单保留事项3项、取消事项6项、规范(下放)事项1项。严格依法行政,牵头开展“双打”工作,完善“两法衔接”平台建设,建立完成随机抽查“一单两库”。二是诚信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定了《宣城市商务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7年实施方案》,完善了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录入信息近400条,组织参与“诚信兴商宣传月”,8家企业获评“安徽省诚信示范企业”称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向全市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发放诚信宣传册3000余份,张贴宣传画80余张,制作诚信宣传展板30余块,在全市营造“诚信兴商”浓厚氛围。三是行业监管进一步细化。开展国际贸易摩擦、贸易壁垒及产业损害的预警与应对工作。加强消费市场运行监测与分析,规范管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加强行业监管,组织开展行业专项整治,有效规范行业秩序,防范行业风险,服务社会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商务经济总量规模还不够大、结构不优、后劲不足,部分外贸企业融资难、人才缺乏,外资大项目大企业紧缺等问题依然存在。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立足实际,锐意进取,抢抓机遇,以“四个一体化”为抓手,深度推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致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和沪苏浙区域教会城市,全力推动商务经济发展。

       一、推进商贸流通一体化

       一是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重点支持我市商贸流通企业参与长三角地区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主动承接长三角大型商贸企业在我市设点布局,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合理配置,增强我市商贸流通业竞争力和辐射力,削弱一体化发展中发达城市对我市消费的“虹吸效应”。主动出击,精心谋划,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大中城市举办皖东南名品展,拓宽宣城名优产品销售渠道。二是加快“互联网+”发展。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立足宛陵科创城项目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协作,建设电子商务研发中心、应用促进中心、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应用服务平台。引进长三角知名电商企业在我市设立电商孵化服务平台。组织本地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培训机构到长三角核心城市学习交流,鼓励本地电商企业和青年创业人员参与承接长三角龙头电商企业和平台互联网创新计划;积极推动长三角龙头电商企业运营优势和宣城优质产品原产地优势有效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向长三角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活动,逐步建立稳固的网上销售渠道。三是加快物流快递业发展。面向长三角,制定激励政策,吸引大型物流企业在我市投资建设数据、配送、仓储、分拨和结算中心。发展智慧物流,推广普及物流标准化建设。建设长三角区域资源共享的物流平台,打通衔接一体化的全链条物流体系,创建协调联动的物流新模式。积极导入G60科创走廊资源,依托科大讯飞宣城人工智能研究院创新平台和0563创客街等平台,助推物流快递企业走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网络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二、推进外资外贸一体化

        一是加快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我市进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引进长三角地区外贸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为我市中小进出口企业提供快速通关、便捷融资、安全收汇、出口退税、信保服务、业务发展等一站式服务,带动我市进出口,优化我市外贸结构。二是依托会展平台助力企业发展。立足长三角,面向珠三角,组织外向型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华交会、广交会、厦洽会等大型展会,推动我市产品在更高的平台展示推广,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引导我市企业以国际化视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重视自主品牌建设,促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三是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红利。复制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全面落实外资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外资企业办理业务环节、缩短办理业务时间。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外资产业转移,围绕我市汽车和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以及新兴的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引进产业核心环节项目,吸引高端技术、信息科技、现代服务业等外资项目落户,尤其要大力引进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项目。

       三、推进口岸平台一体化

       一是加快推进二类口岸申报。加快我市口岸发展规划编制,以宣城港综合码头为主体,全力推进内陆二类口岸申报,使之具备国际集装箱码头功能。加强同上海港等港口合作,充分发挥我市水运口岸通道和物流平台载体作用。二大力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业务。协同海关,全面实行报关报检、原产地证等业务在“单一窗口”办理,分场次组织全市外贸企业进行“单一窗口”集中培训,力争做到全覆盖。按照省里“单一窗口”平台业务开展要求,积极配合融入长三角单一窗口跨区域互联互通协作推进进程。三是打通铁海联运通道。依托巷口桥铁路物流中心,加快同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芜湖货运中心,宁波舟山港等企业和部门对接,打通我市铁海联运通道,开辟“多式联运”物流通道,有效降低外贸企业物流和仓储成本。四是支持保税监管场所高效运营。加快出台支持保税监管场所政策,发挥其进口保税功能, 缩短企业出口退税时间,降低外贸企业仓储、物流成本。帮助保税监管企业拓展业务渠道,支持保税监管企业做大做强。

        四、推进商业信用一体化

       一是建立商务领域重点行业信用档案。逐步建立批发零售、商贸物流、成品油经营、电子商务、家庭服务、餐饮、汽车销售、外商投资、对外贸易等领域主体信用信息,实行“一企一档”,依托“信用宣城”和安徽省商务诚信大数据系统,面向“长三角”开展信用公示、风险提示、预警监测。二是推动信用信息应用。加强日常监管,落实诚信前置查询机制。在开展商务领域评先评优、政府性资金安排、政府采购等方面,要求企业履行信用承诺,利用“中国长三角”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展诚信前置查询,掌握企业全息画像,对失信企业实施“一票否决”。三是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对商务领域诚信守法、为全市商务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及时通过“信用宣城”、安徽省商务诚信大数据系统等向长三角乃至全国推介;密切关注失信企业名单,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实施惩戒,让失信企业形成一处受限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处处受限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