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动态

市商务局多措并举优环境增信心

阅读次数: 作者:外资外经科(行政审批科) 信息来源:市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0-01-21 16:18
[字体:  ]

市商务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不断释放制度红利,推进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提振投资和消费信心,促进经济强劲增长。

一是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按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取消或精简我局政务服务事项。取消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和生产能力证明出具事项,简化成品油企业年检手续,推广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企业备案“两证合一”改革工作,实现原产地证办理“一次不用跑”。全面推行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工商登记与商务备案“一口办理”,实现外商投资企业设立“一次不用跑”。继续精简各项办事材料,总精简率达63%,压缩办事时限,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

二是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涉及国家规定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在备案制时期,我市共为174家外商投资企业办理设立及变更备案服务。宣传贯彻《外商投资法》,在《外商投资法》正式实施前,全面清理与现行开放政策及《外商投资法》不相符的规范性文件。2020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法》全面实施后,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无需在商务部门备案,真正实现“非禁即入”“内外资一致”。保障外商投资权益,设立由商务、外管、招商等29个市直有关部门组成的联系机制领导小组,各部门信息共享,合力推进,畅通外商在投资、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服务渠道,引导外企对全市营商环境建言献策,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2019年,我市实际利用外资12.03亿美元,增长7%。

三是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开展跨境贸易提升行动,积极复制推广借鉴京沪两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不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单一窗口”主要申报业务(货物、舱单、运输工具申报)应用率达100%,企业在线办理货物申报、出口退税等业务,实现一点接入、一次提交、一次查验、一键跟踪和一站办理。大通关合作成效进一步提升,实现通关单无纸化、原产地证无纸化全覆盖。提升报关放行便利度,通过“预约通关”在货物抵达后第一时间报关、放行,积极推广汇总征税及保证保险政策,优化企业缴税手续,降低企业成本。积极有效应对中美经贸摩擦风险,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出口扩进口。建立商务、税务、海关、人行四方联席会议机制,服务我市进出口企业,推动我市进出口工作发展。发挥资金撬动作用,审核兑现2018年市级外贸口岸政策资金1304.186万元。申报获批拨付省级外贸促进资金1477.5万元有效的增强企业发展信心。2019年,我市进出口完成18.7亿美元,同比增长1%。

四是优化市场消费环境。重点加强电子商务、家政服务、汽车销售等领域信用建设,对守信主体实施“绿色通道”“审慎监管”,对失信主体实施重点监督、联合惩戒。加快推进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家政服务业发展,通过实行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引导消费者优先选择已建立信用记录且信用状况良好的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员,营造诚实守信的家政服务业发展环境,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出台《宣城市商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实施办法》,突出对外商投资、成品油管理、单用途预付卡发行等商贸重点领域监管。依托省商务诚信大数据监管平台,定期开展监测调查,提高行业诚信指数。开展涉企收费清查,规范行业协会财务管理,杜绝各种乱收费和违规收费行为,优化协会发展环境。贯彻落实《电子商务法》,依法配合断开侵权电商链接,保证电商领域专利权人合法利益。

五是优化开放平台建设。成立开放型经济工作暨口岸建设工作领导组,统筹推进我市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宣城综合保税区申报和建设工作全面推进,计划于2022年封关运营,运营后将与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宣州综合码头、芜宣机场形成“港区联动”,有效推动开放型经济在综保区内快速集聚发展。依托宣州综合码头,建设二类水运口岸,力争2021年前通过验收正式运营,建成后千吨级船舶能直达上海、南京等港口,结束我市没有对外开放口岸的历史。铁海联运初见成效,广德、宁国、绩溪均开通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于2019年4月正式封关运营,为我市外贸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通关服务。借力载体搭建展会平台,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成功举办皖东南名品展销会走进长三角杭州站、南京站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宣城城市品牌和形象。高效利用徽商大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各类平台,充分放大进口博览会的带动效应和溢出效应,为开放型经济搭建更大的宣城舞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